《回到唐朝当炼师》 9,神仙下山 免费试读
一连几天,青霞洞里的师兄弟们都在致力于改进火柴。林瓒提出那小木棍可用油浸了以后再涂上药,结果一试,火苗窜得太快,一下子便烧了手,只好作罢。李玄趁机提出了“实验”的方法。
“每做一次改进,每有一种想法,都要写下来!每一次操作,皆须有“实验记录”。这实验记录必须写明时间地点,实验的目的,方法,原料,操作过程,实验结果”。反正李玄把他中学时期化学课上那些能记得起来的,可怜的实验室知识全部回想起来,一股脑儿地端了出来。
师兄们一开始还有些不屑,但很快便尝到了甜头。其实当时的丹经,大部分也都是言辞非常朴实的操作记录,只不过未经系统整理,显得比较零散罢了。
李玄在想,如果把易燃的磷放在火柴皮上,效果一定更好吧。他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着可以自燃的磷,这东西容易起火,像鬼火之类的东西,但如何采集呢》?总不能到死人坟墓上去挖人骨吧。后世看的武侠小说里提到的什么“幽魂磷粉”之类的独门暗器,也不知炼师们知不知道。但问了半天,谁也不道磷石或者石磷是个什么东西。看来可以确定,磷这种元素,在大唐的炼丹术士中还没有人知道。李玄只好作罢,但他也想了一个办法,用动物骨头做胶,希望里面含有磷。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。
后来操作了几次,都由苏柯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。改进火柴一共进行了十三次实验!最后,终于找到了一种最佳的方案。
拿着最后一次的实验产品,再跟李玄第一次所做的“火柴”相对比,大家都发现了这个实验方法的好处。最终的火柴已经改变了好几个重要的方面,比如,火柴头的配方,不仅是硫黄粉加铁粉,还要加上少许的硝石粉末,这样燃烧的速度比较快,配方的比例也最终定了下来。火柴梗的长度,经过测试,最终定为二寸八分,一盒装二十根,即小巧,又实用。
最终,苏老道高兴地将这种火柴命名为“青霞火柴”,同时大大赞扬了李玄的“实验”精神,并提出以后每炼一丹,每出一炉,皆须有此实验记录。
李玄当下又道:“这火柴制作之时,更须将每样原料用秤称准了,以后用一次料,做多少根火柴,都须按着这实验的记录来做。一盒二十根,这样便可以算出用多少料,做多少盒。”
师兄们看着李玄的眼神都变了。这小玄子,还真有点“玄乎”啊。怎么连这些都算计进去了?
苏老道心里暗暗点头。他考虑的是另一件事情,作为青霞的掌门,他要考虑一大摊子人的生计问题,毕竟炼出来的丹是不能当饭吃的,有些丹根本是连服都不敢服的。眼下这“青霞火柴”的发明,让他感觉到又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。
李玄当然也有想法。当火柴的实验终于结束的时候,李玄便对师傅道:“师傅,这火柴一物,是不是家家都需要的?”
“嗯,不能说家家要用,至少十之七八吧!毕竟此物比起火镰,要好用的多啊。”
“这青城县有多少户人丁?”
“青城有户一千三百余,人丁嘛,莫不要有七八千啊。”
“那如果十之七八的人家可用我们的火柴,岂不可以卖出一千盒去?如果每月一家用一盒,一千户人家,一年莫不要一万二千盒?”
“哈哈,你这小子,打什么主意呢?”苏老道笑道,眼里却闪过一道喜悦的神色。
“CD府,整个益州,整个剑南道,该有多少人丁呢。不仅如此,如果此物大行于世,那我整个大唐,共有子民九千万,如果人人皆用火柴,那岂不是每月都要做出几百万盒来?”李玄一本正经地道。
“我都不知道大唐共有多少子民,你却怎生知道?”苏老道吃惊地看着李玄。
“猜的,呵呵。”李玄其实也搞不清当时的人口总数,只是看唐代历史,对开元天宝盛世的人口总数大约有个印象,到了安史之乱后,人口便锐减到四千万。
“谁有那么大本事把这火柴卖到整个大唐?我等只不过是隐居的炼师,又不是商人行贾。”苏柯在一旁道,各位师兄也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。
“即便是只供青城一地之用,我等也做不了!”李玄道:“四师兄,你丹房里的硫硝等物能做几盒火柴?”
“这个,这要算算呢。以眼下存储的物料来看,最多也做不了一百盒吧。”凤磊喃喃道。
苏老道一看这李玄问得头头是道,心中早已有数,这小子,看来还是个理财的好手呢!便忙道:“老四,你先将一盒火柴,要使多少硫硝骨胶木材等物算出。我自有道理。”
李玄笑嘻嘻地看着师傅,他心里完全可以肯定,师傅心里已经开始打着小九九了。看来古人对于成本核算这个概念,自然也是知道的。且看他们能算到哪一步了。
“小玄啊,今天你便跟我下山一趟,你六师哥在山下,大师哥那里也去认个门儿。”
“啊?啊!太好了……好,我这就去收拾。”李玄乐坏了,而一旁的老八土根则是一脸羡慕之色。
等到众人将物料完全算清,写在了一张纸上,苏老道便携一盒新做成的火柴,带了刚入师门的李玄,出了青霞古洞。
“下山喽!下山喽!道士下山,神仙下凡喽!”李玄乍出古洞,便如鸟出樊笼一般,一路小跑,早已兴奋地跑在了师傅的前面,口中大喊大叫,好不开心。
不过跑了没多久,李玄便不得不慢了下来。只觉气喘吁吁,两腿发软。“上山容易下山难”,自己是莫明其妙“飞”到山上来的,原来这山还真是高。虽然好像重生了一回,从二十六回到了十六,可这小身板儿,跟六十八岁的苏老道还真没法比。你看师傅轻轻飘飘地健步如飞,一会儿便赶上了自己。
“小玄子,你跑什么呢,仔细脚下。”
青城山即便到了秋天,仍然是一片青葱之色。只是偶儿有一片片金黄杂染的林子,散落坡间,犹如万绿丛中数片黄花,告诉人们一点秋天的消息。
师徒二人行走山间,俱是一身青蓝道袍,飘飘洒洒,好不逍遥。
“玄儿啊,你虽入门不久,可为师知道,你却不是凡人!不管你从哪里来,为师也不问你,只待你如弟子,如家人,看你能为师门出力,为师老怀大慰啊。”
“呵呵,师傅说哪里话来,当日若不是你收留于我,小玄今日早已不知身在何处了。师傅再造之恩,此生不忘!反正我也没有亲人了,从此您老便是我的亲人!”
李玄见师傅说出动情的话来,倒也是真地感动了一把。若不是苏老道,呸呸呸!瞧这张臭嘴!从此不叫苏老道,从此要叫师傅!若不是师傅收留,还真不知道自己的主动穿越会是什么结果呢。现在好了,经过半个多月的炼师生涯,还真地喜欢上了这个职业!炼师,是革命的火种,炼师是播种机,炼师是宣传队!炼师,是科学革命的先锋队!我李玄总算找到组织了!
“唉,可是炼丹,最需要的是钱啊!”师傅忽然长叹了一声。
李玄是现代穿越回去的,当然知道经济的重要性。炼师是以长生为目的,他们虽然已经掌控了这个时代的矿物医药知识,但却没有想到过把这些知识用来开发实用的民用产品,这叫守着金饭碗讨饭吃啊!自己的师傅,苏耀,朗然子,可能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先行者了。
“师傅,难道青城山上的炼师都和我们一样吗?”
“这山上炼师无数,可真正能炼成仙丹的又有几人?绝大多数都是穴居露宿,捉襟见肘的,有以采药卖药为生,有以出门化缘为生,弄得几个铜钱,还不够采买石药的呢。我们青霞洞三代所传,还有几样绝活,算是好的了。”
李玄再次了解了大唐炼师的生存状况。为了成仙,为了这么一种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信仰,他们舍身忘死地来到山上,在实验,在探索。为了信仰而奋斗的人是可敬的。李玄心想,作为一个无神论者,谁也无法去轻易打破这神仙之梦。但这支科技力量藏于深山,各自为战,如果能够统一起来,组织起来,那将会对国计民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?但这件事情的难度,可是太大了,谁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呢?连****恐怕都不行吧。
“师傅,徒儿想问一句不该问的话,您说,这仙丹真的能让人吃了成仙吗?这世上真的有仙人吗?”
“神仙不可知,人命却可延!为师自己也未见过神仙,但人人都说神仙可学,连家祖家父都这般说,为师便也只得这般说了。不过,你道何为神仙?仙字是怎么写的?”
“仙?人字旁,边上是个山字啊。”李玄纳闷道。
“呵呵,人在山上,便是仙了,你可明白了?”苏耀哈哈大笑。